《大东亚战争》序文
序一
我国竭尽全力,浴血奋战,终于一败涂地的大东亚战争,距今已经8年。日本总算迎来
了独立这一天,但其前途绝不能认为是平坦的。今天,决定日本前途的,实在是日本国
民本身。历来我国研究战史,大多委诸军人之手。因此我认为,迄今似乎还缺少这样的
工作,即广泛地通过各界有有识之士,根据丰富的资料,从政略战略统一的角度来研究
指导战争的问题,从中吸取教训。这可能也是遭致今日厄运的一个原因。爱好和平的我
国人民,必须不惜一切努力防止战祸的重演。
战争结束后,有关这次战争的各种著述纷纷问世,并且似乎达到了各自的目的,但是,
根据正确可靠的资料,研究贯穿战争始终的政略和战略的战争史,实以服部君的这部《
大东亚战争全史》为嚆矢。这部著作广泛搜集和整理了这次庞大战争的概貌,根据一向
没有公开过的秘密资料,将当时指导战争的真相公诸于世,并且叙述了陆海军各方面作
战的来龙去脉。我相信这本书实在是今天有识之士必读的权威作,是值得推荐的。
此书刊行后,人们势将进一步加深对这次战争的认识,对于战争指导、作战、军备及其
他方面的是非评论,也会更加活跃起来。著者在战争期间曾两度出任大本营陆军部作战
科长,为作战呕心沥血,战后犹埋头于战史研究工作。对著者来说,站在各方面人士的
面前,接受他们根据正确的资料给予严正的批评,或许正是他平生的愿望。
—— 宇垣一成 于伊豆长岗松籁庄 序
战争结束已经8年,而对战争牺牲者的安置以及其他遗留下来的善后工作却仍然堆积如
山。我认为,编写一部权威性的战争史也确属这类工作之一。
编写战史这类工作本来是国家的事业,战后应该立即动员一切力量,搜集和保存资料,
对其加以解释和研究。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它传给国民后代,另一方面则应把它作为借鉴
,以免再次贻误国家的前途。
但是,固然也是由于种种情况,这件事至今没有实现,这实在是件憾事。正值此时,服
部君根据大量的宝贵秘录和他当时的亲身体验与见闻,经过战后7年的钻研,将这部始
终贯穿着政略和战略的战史公诸于世。此事可谓得其人,得其时。在欣幸之余,不揣冒
昧,愿将此书荐于海内贤达。
作者在本书中。尽量客观地记述了战争的全部过程,如实地阐明了战争的原委,使用的
资料,恐怕也是至今最可信赖的。我相信,本书对于今后想以公正合理的观点来研究这
次战争的人们来说,确实是一部难得的指导性著作。
今天,以朝鲜战乱为开端,远东的风云很难说是平静的。我想全体日本人民热爱和平的
心情恐怕不会落于人后。正因为如此,当本书刊行之机,我殷切希望国民各界各阶层人
士再一次以新的认识来探讨和考察这场民族一大悲剧的大东亚战争是怎样开始和怎样进
行的。
—— 野村吉三郎 序
自从这场旷古未有的大战遭到空前惨败以来,已经7年了。我们终于迎来了独立的新日
本的新春。然而,新日本的前途果真是通往光明的平坦大道吗?如果在旧时代,或许说
现在正是迫切期待伟大的哲人、政治家、科学家出世之秋。可是,当今的时代,不应该
徒然坐等伟人的出现,每一个国民都必须成为爱国忧国之士,自己来正确考虑和确定国
家的方向,并为此集结一切力量。我确信,新日本的兴亡安危将系于此。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通往将来的发展路程,不能否认,其
中存在着深刻的因果关系。我们必须经常回顾过去,认识现在的处境,并且展望未来。
这就是说,研究历史是一个真正的日本人掌握自己命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据说拿
破仑战争时期,菲希特 [ 译者注:菲希特(J.G.Fichte,1762—1814)德国著名哲
学家 思想家,1805年普鲁士被拿破仑打败而缔结了和约,从此柏林被置于法军控制之
下,1807年或1808年冬,他发表了《告德意志人民》一书。 ] 在窗前一面眺望心爱的
祖国首都柏林惨遭法军铁蹄蹂躏的痛心清景,一面讲述了他的名著《告德意志人民》一
书。据说这部书讲述了日耳曼的历史,呼吁要恢复真正的德国人的本色。想到这里,我
不禁觉得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价值。
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在战争中竟两次出任大本营陆军部的作战科长。我固然是个
微不足道的渺小存在,但毕竟是所谓处于战争漩涡中的一个人。不仅如此,战争结束后
,我从中国大陆复员归来,马上又在复员厅史实部继续担任复员局的资料整理部长,工
作了约6年之久。从昭和22年(1947年)起,又兼任驻日盟军总部历史科的工作约5年左
右,埋头于搜集、整理大东亚战争的资料和编写战史。在此期间,我对战争问题进行了
深人的反省和研讨。战争固然是人类历史上的悲剧,但在某种场合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的。
大东亚战争真正是日本的悲剧。阵亡约260万人,残废的15万人,再联想到比这多好几
倍的死者家属,就更加令人悲痛欲绝。正因为如此,我决心抑制悲痛,以全副精力攻下
这部战史。幸而在去年昭和27年(1952年)年底,我得以辞去一切公职,埋头于实现几
年来没有完成的编写战史的悲壮心愿。
诚然,我个人也有应进行反省与感到惭愧之处,同时对个别问题我也不是没有一些批判
意见的,但这部书不是我的回忆录,而且我也深深知道我并没有这种资格。我在执笔的
时候,并没有受到我个人的过去一切的束缚,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态度来努力探索史实真
相。因此,我不但没有回避记述那些显然属于错误和失败的史实,相反,还不惜占用不
少篇幅去阐明被埋没在战败名下的各战场上我陆海军英勇奋战的事实真相。总的说来,
是想使其具备综合政略和战略两方面内容,对政略和战略作全面的史实说明。也就是说
,打算紧凑地写成包括战争指导、最高统帅、各方面的重要作战和战斗以及它们之间的
有机联系的一部史书。
编写战史本来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不是我个人所能胜任的,幸亏得到各位同事、友人的
全面合作和支援才勉强成书。特别是这些人当时都是主管各部门工作的,他们从大局观
点出发,为我提供了秘藏的官方记录、机密日志、日记等从来没有公开过的珍贵材料。
战争刚结束时,陆军曾发出烧毁官方文件的指令,建军以来的重还希望它在此时此刻会
多少起到一点作用。
秋草已枯尽,严冬花无踪;
且待春日暖,满目又青新。
必须寄希望于未来,迎着曙光,奋勇前进。转祸为福,我是坚信不疑的。
—— 著者 服部卓四郎 识 昭和28年(1953年)2月于世田谷大原寓所
我国竭尽全力,浴血奋战,终于一败涂地的大东亚战争,距今已经8年。日本总算迎来
了独立这一天,但其前途绝不能认为是平坦的。今天,决定日本前途的,实在是日本国
民本身。历来我国研究战史,大多委诸军人之手。因此我认为,迄今似乎还缺少这样的
工作,即广泛地通过各界有有识之士,根据丰富的资料,从政略战略统一的角度来研究
指导战争的问题,从中吸取教训。这可能也是遭致今日厄运的一个原因。爱好和平的我
国人民,必须不惜一切努力防止战祸的重演。
战争结束后,有关这次战争的各种著述纷纷问世,并且似乎达到了各自的目的,但是,
根据正确可靠的资料,研究贯穿战争始终的政略和战略的战争史,实以服部君的这部《
大东亚战争全史》为嚆矢。这部著作广泛搜集和整理了这次庞大战争的概貌,根据一向
没有公开过的秘密资料,将当时指导战争的真相公诸于世,并且叙述了陆海军各方面作
战的来龙去脉。我相信这本书实在是今天有识之士必读的权威作,是值得推荐的。
此书刊行后,人们势将进一步加深对这次战争的认识,对于战争指导、作战、军备及其
他方面的是非评论,也会更加活跃起来。著者在战争期间曾两度出任大本营陆军部作战
科长,为作战呕心沥血,战后犹埋头于战史研究工作。对著者来说,站在各方面人士的
面前,接受他们根据正确的资料给予严正的批评,或许正是他平生的愿望。
—— 宇垣一成 于伊豆长岗松籁庄 序
战争结束已经8年,而对战争牺牲者的安置以及其他遗留下来的善后工作却仍然堆积如
山。我认为,编写一部权威性的战争史也确属这类工作之一。
编写战史这类工作本来是国家的事业,战后应该立即动员一切力量,搜集和保存资料,
对其加以解释和研究。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它传给国民后代,另一方面则应把它作为借鉴
,以免再次贻误国家的前途。
但是,固然也是由于种种情况,这件事至今没有实现,这实在是件憾事。正值此时,服
部君根据大量的宝贵秘录和他当时的亲身体验与见闻,经过战后7年的钻研,将这部始
终贯穿着政略和战略的战史公诸于世。此事可谓得其人,得其时。在欣幸之余,不揣冒
昧,愿将此书荐于海内贤达。
作者在本书中。尽量客观地记述了战争的全部过程,如实地阐明了战争的原委,使用的
资料,恐怕也是至今最可信赖的。我相信,本书对于今后想以公正合理的观点来研究这
次战争的人们来说,确实是一部难得的指导性著作。
今天,以朝鲜战乱为开端,远东的风云很难说是平静的。我想全体日本人民热爱和平的
心情恐怕不会落于人后。正因为如此,当本书刊行之机,我殷切希望国民各界各阶层人
士再一次以新的认识来探讨和考察这场民族一大悲剧的大东亚战争是怎样开始和怎样进
行的。
—— 野村吉三郎 序
自从这场旷古未有的大战遭到空前惨败以来,已经7年了。我们终于迎来了独立的新日
本的新春。然而,新日本的前途果真是通往光明的平坦大道吗?如果在旧时代,或许说
现在正是迫切期待伟大的哲人、政治家、科学家出世之秋。可是,当今的时代,不应该
徒然坐等伟人的出现,每一个国民都必须成为爱国忧国之士,自己来正确考虑和确定国
家的方向,并为此集结一切力量。我确信,新日本的兴亡安危将系于此。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通往将来的发展路程,不能否认,其
中存在着深刻的因果关系。我们必须经常回顾过去,认识现在的处境,并且展望未来。
这就是说,研究历史是一个真正的日本人掌握自己命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据说拿
破仑战争时期,菲希特 [ 译者注:菲希特(J.G.Fichte,1762—1814)德国著名哲
学家 思想家,1805年普鲁士被拿破仑打败而缔结了和约,从此柏林被置于法军控制之
下,1807年或1808年冬,他发表了《告德意志人民》一书。 ] 在窗前一面眺望心爱的
祖国首都柏林惨遭法军铁蹄蹂躏的痛心清景,一面讲述了他的名著《告德意志人民》一
书。据说这部书讲述了日耳曼的历史,呼吁要恢复真正的德国人的本色。想到这里,我
不禁觉得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价值。
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在战争中竟两次出任大本营陆军部的作战科长。我固然是个
微不足道的渺小存在,但毕竟是所谓处于战争漩涡中的一个人。不仅如此,战争结束后
,我从中国大陆复员归来,马上又在复员厅史实部继续担任复员局的资料整理部长,工
作了约6年之久。从昭和22年(1947年)起,又兼任驻日盟军总部历史科的工作约5年左
右,埋头于搜集、整理大东亚战争的资料和编写战史。在此期间,我对战争问题进行了
深人的反省和研讨。战争固然是人类历史上的悲剧,但在某种场合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的。
大东亚战争真正是日本的悲剧。阵亡约260万人,残废的15万人,再联想到比这多好几
倍的死者家属,就更加令人悲痛欲绝。正因为如此,我决心抑制悲痛,以全副精力攻下
这部战史。幸而在去年昭和27年(1952年)年底,我得以辞去一切公职,埋头于实现几
年来没有完成的编写战史的悲壮心愿。
诚然,我个人也有应进行反省与感到惭愧之处,同时对个别问题我也不是没有一些批判
意见的,但这部书不是我的回忆录,而且我也深深知道我并没有这种资格。我在执笔的
时候,并没有受到我个人的过去一切的束缚,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态度来努力探索史实真
相。因此,我不但没有回避记述那些显然属于错误和失败的史实,相反,还不惜占用不
少篇幅去阐明被埋没在战败名下的各战场上我陆海军英勇奋战的事实真相。总的说来,
是想使其具备综合政略和战略两方面内容,对政略和战略作全面的史实说明。也就是说
,打算紧凑地写成包括战争指导、最高统帅、各方面的重要作战和战斗以及它们之间的
有机联系的一部史书。
编写战史本来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不是我个人所能胜任的,幸亏得到各位同事、友人的
全面合作和支援才勉强成书。特别是这些人当时都是主管各部门工作的,他们从大局观
点出发,为我提供了秘藏的官方记录、机密日志、日记等从来没有公开过的珍贵材料。
战争刚结束时,陆军曾发出烧毁官方文件的指令,建军以来的重还希望它在此时此刻会
多少起到一点作用。
秋草已枯尽,严冬花无踪;
且待春日暖,满目又青新。
必须寄希望于未来,迎着曙光,奋勇前进。转祸为福,我是坚信不疑的。
—— 著者 服部卓四郎 识 昭和28年(1953年)2月于世田谷大原寓所
评论
发表评论